5000元能买全家信息,“不会留下任何痕迹”?起底“开盒”黑色产业链
5000元能买全家信息,“不会留下任何痕迹”?起底“开盒”黑色产业链
5000元能买全家信息,“不会留下任何痕迹”?起底“开盒”黑色产业链
在价格上,个人(gèrén)基础信息查询报价1500-3000元(yuán)不等,涉及全家户籍等深度信息则需5000元以上。
北京商报沸点(fèidiǎn)调查小组
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(wéifǎfànzuì)行为,“开盒”再一次进入监管部门视野(shìyě)。
5月27日,北京商报记者从“网信中国”了解到(dào),中央网信办日前专门印发通知,从阻断“开盒”信息传播、完善预警机制、加大惩治力度、优化保护措施、加强(jiāqiáng)宣传(xuānchuán)引导等多个维度明确工作要求,督促各(gè)地网信部门、各网站平台进一步强化“开盒”问题整治工作。
进入大数据(shùjù)时代,个人信息数据化程度越来越高,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也发现,部分网络平台(wǎngluòpíngtái)仍然存在隐性的“开盒”广告(guǎnggào),打击“开盒”黑产链已是当务之急。
“开盒挂人”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,是指不法分子恶意公开他人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码、家庭住址、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,煽动(shāndòng)网民(wǎngmín)进行攻击谩骂。而遭遇过“开盒挂人”困扰的有公众(gōngzhòng)人物也有普通民众。“开盒挂人”行为亟待(jídài)整治。
北京商报记者对一些(yīxiē)主流的网络平台进行调查暗访时也发现,网络空间(wǎngluòkōngjiān)仍然存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。
在百度搜索平台输入“开盒”“专业查人”等(děng)关键词时,名为“城市猎人联盟”的网站赫然出现。该(gāi)网站页面设计简单,直接列出“业务清单”,明确宣称只要(zhǐyào)用户提供手机号码、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,付费(fùfèi)后即可获取对应人员的实时定位、户籍档案、工作履历等详细个人资料。北京商报记者尝试与(yǔ)网站客服(kèfú)沟通,对方表示(biǎoshì),交易全程匿名且承诺信息准确性,交易金额根据信息敏感程度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。
随后,北京商报记者在(zài)一家主流社交平台上,以“私人侦探”“定位查人”为关键词检索发现,尽管大量笔记明确(míngquè)标注“非法获取他人信息属违法行为”等警示内容,但其评论区仍存在隐秘的(de)招揽(zhāolǎn)信息。部分账号以隐晦话术留言“有渠道”“可解决”,引导用户私聊。
当北京商报记者通过私信联系相关账号后,对方表示可转至“QQ”详谈。在添加对方账号并初步沟通后,北京商报记者拿到了所谓的“服务价目表”,服务涵盖名下房产(fángchǎn)、车辆登记(dēngjì)、手机定位、家庭成员关系图谱,甚至包含(bāohán)人口信息(xìnxī)库截图等敏感信息。
上述人员还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,其背后存在(zài)专业团队运作,与“特殊渠道人员”合作(hézuò),能够绕开正规(zhèngguī)程序调取数据,并强调交易安全,“全程(quánchéng)加密传输,不会留下痕迹”。在价格上,个人基础信息查询报价1500-3000元(yuán)不等,涉及全家户籍等深度信息则需5000元以上。
在中央网信办发文后,北京商报记者(jìzhě)就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治理“开盒”乱象、如何加大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等问题,第一时间联系到包括豆瓣、知乎在内(zàinèi)的多个社交网络平台,但截至发稿,微博方面表示不(bù)接受此次采访,其他(qítā)平台则未给予回复。
3家大型网站平台(píngtái)被依法处罚
据了解,中央网信办近日召开专题(zhuāntí)部署会议,要求(yāoqiú)微博、腾讯、抖音、快手、百度、小红书、知乎、哔哩哔哩、豆瓣等多家(duōjiā)重点网站平台,对照通知抓好各项任务落实,切实履行主体责任,以“零容忍”态度(tàidù)坚决打击“开盒”乱象。
中央网信办有关(yǒuguān)负责人表示,“开盒”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,近段时间以来,网信部门结合(jiéhé)职责,深入开展整治(zhěngzhì)工作,全面清理各类涉“开盒”违法违规信息,从严处置传播相关内容的(de)账号和群组,依法按程序处罚3家大型网站平台,组织重点网站平台定期发布治理公告,公布(gōngbù)典型案例,并向公安机关通报违法犯罪线索。
近年来,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,“开盒”行为(xíngwéi)愈发普遍。包括姓名、个人照片、身份证号、家庭(jiātíng)住址(zhùzhǐ)、手机号码、社交账号等,将这些内容在网络公开发布。被“开盒”人往往会(huì)遭遇(zāoyù)网民的侮辱谩骂、造谣诋毁,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到骚扰,如电话、短信等遭陌生人轮番“轰炸”。
此前,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因饭圈纠纷,多次在微博“开盒”他人隐私(yǐnsī)信息事件,更是在引发舆论(yúlùn)关注热议的同时,也(yě)把“开盒”黑产业链治理提上了紧急日程。
另有公开报道显示,某视频(shìpín)平台收到多位UP主举报,称有群体在(zài)境外平台有组织地煽动(shāndòng)用户对站内UP主进行“人(rén)肉开盒”。该群体不仅在线上公开UP主个人信息,还对其进行一系列电话私信骚扰、网暴攻击、不实恶意(èyì)举报等违法行为。此前,主持人杨迪发文称自己被“开盒”,个人信息遭到泄露,很多人打来骚扰电话。
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大部门副主任(zhǔrèn)杜鹃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,“开盒的(de)危害不容小觑(xiǎoqù),直接把他人隐私公之于众,属侵权行为。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、消除(xiāochú)影响、赔礼道歉,还能索要精神损害赔偿。而严重的‘开盒’行为,则涉嫌违法”。
实现精准问责(wènzé)提上日程
对于“开盒挂人”的围剿正逐步(zhúbù)趋严趋紧。
2023年9月25日,“两高一部”发布《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(de)指导意见》,其中提及:组织“人肉搜索”,违法收集并向不(bù)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,情节严重,符合刑法(xíngfǎ)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,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(chǔfá)。
民法典也明确规定,自然人享有隐私权,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、侵扰、泄露、公开等(děng)方式(fāngshì)侵害他人的隐私权。严重的“开盒”行为,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(qīnfàn)公民个人信息罪(zuì),最高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“根治‘开盒挂人’乱象,平台方需要强化平台数据采集与使用边界,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,推动数字指纹等溯源技术(jìshù)落地,实现精准(jīngzhǔn)问责。并且,平台方应完善审核机制,利用(lìyòng)AI及时(jíshí)识别恶意信息,建立‘开盒’等关键词拦截库。”杜鹃进一步建议。
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也强调,下一步(yībù),中央网信办将继续坚持高强度打击和高力度保护并重,着力做好“开盒”问题整治工作(gōngzuò)。
一方面,全力阻断传播渠道。督促网站平台(píngtái)深入清理各类(gèlèi)违法发布个人信息,诱导网民(wǎngmín)跟进泄露隐私,借机进行攻击谩骂(mànmà)、嘲讽贬低的内容,买卖或者提供“开盒”方法、教程和服务等信息的内容,对于组织煽动“开盒”、提供“开盒”服务等账号、群组,一律(yīlǜ)予以关闭或者解散。
另一方面,升级(shēngjí)完善保护措施。指导网站平台在前期治理(zhìlǐ)网络暴力的基础上,进一步升级完善防护措施,加大“开盒”风险(fēngxiǎn)提示力度,设置涉“开盒”举报快速入口,及时核实网民投诉举报,最大限度帮助网民防范和处置“开盒”问题(wèntí)风险。
此外(cǐwài),还要加大打击惩治力度。结合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,深入治理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,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(yánlìdǎjī)泄露、盗取、贩卖个人信息,以及利用个人信息开展(kāizhǎn)违法犯罪(wéifǎfànzuì)活动等行为。
中央(zhōngyāng)网信办还提醒广大网民提高(tígāo)防“开盒”意识,强化个人信息保护,自觉抵制相关行为,共同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。
编辑丨(gǔn)林琴 实习编辑 王若愚图片丨网络截图(jiétú)、社交平台截图、视觉中国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